6月14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活動中,鴻茅藥酒配制技藝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被正式授予“自治區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稱號并頒發牌匾。
鴻茅藥業始創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其凝聚中醫“君臣佐使”配伍智慧的67味組方與獨特的“八步古法”(包括選藥、炮制、另煎、鼎合、封壇、泉浸、地養、茅縮八步工序),共同組成了“鴻茅藥酒配制技藝”,并于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及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鴻茅藥業一直致力于推動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創新傳承:文旅融合+研學教育,拓寬非遺生命力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展示非遺技藝,鴻茅藥業打造了鴻茅文化館。文化館內陳列著鴻茅藥酒的歷史文物、傳統配制工具以及豐富的文化資料,通過實物、圖片、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鴻茅藥酒近300年的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鴻茅文化館還成功入選了“內蒙古向國內外游客推出的36條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多次舉辦參觀游覽、研學活動,邀請媒體、消費者、學生走進工廠,通過專業講解、互動體驗等環節,讓參與者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非遺文化,提升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鴻茅藥業希望將鴻茅文化館打造成集觀光游覽、紅色教育、非遺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線路,不僅為公眾提供中醫藥健康旅游新體驗,更開辟出非遺活態傳承的新路徑。
生產性保護:古法精髓融入現代化生產,筑牢品質根基
鴻茅藥業在遵循“八步古法”配制技藝精髓的同時,積極引入現代科技,讓非遺技藝在當代生產實踐中煥發生命力,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在生產過程中,鴻茅藥業通過運用獲得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設備(如熱回流提取技術)和智能化控制系統,精確調控溫度、壓力等核心參數,這不僅極大提升了藥酒生產的效率、均一性和穩定性,更顯著保障了產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此外,獨立技術中心與專業團隊持續開展研究,數十項專利與獎項是科技賦能非遺的有力證明。鴻茅藥業還通過嚴格執行GMP等國際先進質量管理規范,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體系,讓古老的配方在現代標準下綻放光彩。
與此同時,鴻茅藥業多次聯合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烏蘭察布文旅局等共同舉辦非遺體驗活動,并連續開展多元化直播,加深非遺保護的理念,讓非遺技藝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鴻茅藥業還積極參與各類非遺展覽和年會,共同探討非遺保護與發展。
此次榮獲“自治區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稱號,是鴻茅藥業非遺傳承之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來,鴻茅藥業將繼續深化非遺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讓鴻茅藥酒非遺技藝得到更廣泛的傳承和弘揚,為中醫藥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