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民營超市第一股”的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樂退”,002336.SZ)近日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并摘牌。受自身經營不善以及電商沖擊等影響,這家曾經的百億零售巨頭內外交困,正式退出A股市場。
凈資產縮水 最大降幅超400%
根據人樂退發布的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于2025年6月13日進入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期為2025年7月3日,7月4日被摘牌。《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3日,人樂退共發布八次關于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風險提示公告。
深交所對其終止上市決定的主要內容顯示,2024年4月22日,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為-3.87億元,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5年4月30日,該公司在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披露的首個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4.04億元,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5年修訂)》第9.3.12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和第五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根據人人樂2022年至2024年年報,公司營收分別為39.71億元、28.53億元、14.3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2.08%、28.15%、49.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07億元、-4.98億元、-0.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84%、1.89%、96.52%。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盡管人人樂近三年凈利潤有所增加,但其財務狀況早已陷入困境,總資產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均逐年銳減,特別是2023年凈資產降幅超過400%。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人人樂總資產分別為48.54億元、39.06億元、19.16億元,較期初分別下降17.04%、19.52%、50.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分別為1.11億元、-3.87億元、-4.04億元,較期初分別下降82.09%、449.68%、4.47%。
事實上,早在2012年,人人樂的凈利潤就已經出現虧損。年報顯示,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129.13億元,同比增長6.7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961.48萬元,同比下降152.90%。對于業績下降的原因,人人樂稱,主因是受外部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在面臨成本上升、行業競爭加劇、電商沖擊等多方挑戰的情況下,適度放緩了新店拓展速度,鞏固區域經營。
經營問題層出不窮 昔日光環不再
人人樂主營業務為商品零售連鎖經營,在經營模式上主要通過直營連鎖店開展業務經營,其門店數量的急劇減少或能反映出該公司經營存在的問題。
記者查閱人人樂歷年年報發現,截至各個報告期末,人人樂2022年至2024年擁有門店的數量分別為113家、91家、32家,全部為直營門店。2024年底,人人樂門店總數較2020年巔峰時期的149家,關閉了117家。
對于營收的減少,人人樂在年報中稱,主要是報告期內關閉門店,門店數量減少,導致銷售收入減少。不過,除了門店減少這一原因,人人樂存在多項經營問題。
根據該公司董事會2025年4月30日披露的對2024年度財務報告非標準審計意見專項說明,股權轉讓相關的交易實質及是否實質出表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資金管理內控失效、與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上述說明稱,公司營業門店持續減少,經營規模持續下降,銀行資金賬戶大量被凍結,存在大量供應商訴訟的情況,供應鏈體系處于停滯狀況。公司持續虧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股東權益合計-403926738.25元,其中歸屬母公司權益公司-404214928.4元,資產負債率121.08%,以上情況表明可能存在導致人人樂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公開信息顯示,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深圳市人人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曾是深圳零售旗幟,與華潤萬家、新一佳并稱“廣東超市三巨頭”,曾為A股市場“民營超市第一股”。財報數據顯示,2012年人人樂的營業收入達到峰值129.13億元。
不過,2010年1月13日在深交所上市以來,人人樂的市值經歷了大幅波動。根據Wind提供的數據,人人樂在2010年1月15日的收盤總市值曾達到巔峰約136.68億元。然而,近年來受電商沖擊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影響,其市值持續下滑。截至2025年7月3日,人人樂的總市值已降至約1.58億元。(實習生徐黃凌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