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近日發布公告稱,針對廣發銀行2025-2026年度二級資本債券項目中主承銷商報價異常問題,決定對中國銀河證券、廣發證券、興業銀行、國泰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等6家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此次調查聚焦承銷服務費畸低現象,旨在維護銀行間債券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強化行業自律管理。
根據廣發銀行6月16日發布的采購公告,該行擬通過采購選定最高不超過6家中選供應商,為其提供2025-2026年二級資本債券承銷服務。該行7月10日公示的中標結果顯示,上述6家機構以合計63448元的承銷服務費中標,其中,中國銀河證券和興業銀行報價僅700元,廣發證券報價1050元,國泰海通證券報價4998元,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證券分別為3.5萬元和2.1萬元。將總承銷服務費折算至每家機構,平均每家機構的服務費僅1萬元左右,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不過,7月14日,記者登陸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上述中標結果公示文件已不見蹤影。
圖:廣發銀行債券承銷招標公示結果 資料來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廣發銀行首次因債券承銷服務費引發爭議。2022年,該行260億元金融債發行中,中選的6家承銷商報出的服務費率在0.000046%至0.0002%之間,以該費率計算,這些主承銷商可獲得的服務費用在1.196萬元至2.6萬元之間,因報價過低而受到市場質疑。業內人士指出,債券承銷機構展開超低價承銷,主要是出于擴大規模沖擊排名,但此舉導致惡性競爭,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債券違約風險增加。交易商協會的介入有助于遏制行業惡性競爭,推動市場回歸專業化、市場化軌道。
近年來,交易商協會持續加大對債券承銷環節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交易商協會表示,此次調查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展開,重點核查承銷機構是否存在違反《關于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承銷規范的通知》(下稱《通知》)的行為。《通知》明確要求,承銷機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參與債券項目競標,并禁止通過“返費”“代持”等非市場化手段扭曲發行定價,要求主承銷商嚴格履行盡職調查義務,確保發行定價公允。
目前,交易商協會已啟動對相關機構的全面核查,調查結果將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進行公示。若相關方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自律規則的情況,將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自律處理。(實習生馬金戈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