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三菱汽車宣布,退出在華合資公司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航天三菱”),并終止該合資公司的發動機業務運營。三菱汽車表示,為應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轉型,公司重新評估了其在中國地區的戰略,并決定終止對合資公司的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三菱汽車的退出早有預兆。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初,沈陽航天三菱已完成更名為沈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時,三菱汽車已退出股東名單,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新股東,持有該公司49%的股權。
天眼查App截圖
對于與三菱汽車合作的終止,《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次致電沈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均無人接聽。此外,記者嘗試聯系該公司股東中國航天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同樣未獲接聽。
公開資料顯示,三菱汽車在華采取“先零部件后整車”的經營思路。1973年,三菱汽車以出口中型卡車開啟中國業務。1983年,三菱與北京汽車工業公司合作,建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開始生產吉普牌轎車和越野車,正式切入中國市場。20世紀90年代,三菱通過帕杰羅等進口車型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迅速成為公務車市場的“寵兒”。1996年,北京吉普投產帕杰羅Sport,進一步提升三菱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1997年,中國第一家發動機合資公司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緊接著在1998年,東安三菱也宣告成立。這兩大合作平臺,成為三菱發動機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橋梁,一度占據國產車近三分之一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三菱汽車已退出了在中國的整車業務。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三菱”)于2023年3月暫停生產。同年10月24日,廣汽三菱發布公告稱,出于經營需求,經廣汽集團、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和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方一致決定,將對“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活用現有產能,停止三菱品牌汽車的生產。
廣汽三菱官網截圖
同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重組完成后,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將利用廣汽三菱工廠實現增產擴能。
2024年3月,廣汽三菱完成工商變更,更名為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其100%股權轉讓給廣汽埃安,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和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退出股東名單。
此外,記者注意到,三菱汽車面臨的在華困局,也是日系車企在華競爭的縮影。此前,日本鈴木汽車已退出中國市場。2024年,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等日系車企在華銷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今年6月,國內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1萬輛,其中,日系主流合資品牌零售份額為12%,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實習生吳佳睿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