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達華智能”,002512.SZ)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近日,該公司股價連續下探,7月31日已跌至每股3.94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達華智能此前已被曝信披違規、虛增利潤等問題。在當前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以及半年報凈利最高預減最高超200%等壓力下,達華智能的財務狀況陷入困局,短期內恐難有改觀。
近8億元合同未披露 虛增利潤近3000萬元
達華智能的主營業務包括電視機主板及智能顯示類產品、項目開發及系統集成業務、受托加工業務等。
7月29日,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達華智能連日重挫,當日股價一字跌停,7月31日,公司股價再次重挫8.80%,收于每股3.94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達華智能此前就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監管,2023年虛增利潤近3000萬元,2021年近8億元合同未披露。
根據公司公告,達華智能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福建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主要內容包括:未披露重大合同及相關財務資助事項、未披露關聯交易、提前確認子公司處置收益、在建工程會計核算不正確。福建證監局決定對達華智能采取責令改正,并對相關責任人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其中,2021年12月2日,達華智能子公司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米科技”)與昆山之奇美材料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山之奇美”)簽訂重大合同,合同金額79499萬元,該合同構成向昆山之奇美提供財務資助。公司對上述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也未進行信息披露。
另外,在建工程會計核算不正確等事項致達華智能2022年虛增利潤總額28.91萬元,2023年虛增利潤總額2929.37萬元,導致2022年及2023年年度財務報表相關數據不準確。
業績持續疲弱 自我輸血難解渴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達華智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連年虧損,分別為-17.43億元、-6.22億元、-2.50億元、-4.30億元、-2.68億元、-1.02億元和-0.76億元,總計虧損金額達到34.91億元。
根據年報,2024年電視機主板類產品在營收中的占比為72.51%,不過,毛利率出現下滑。
記者發現,盡管在2024年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為2416.54萬元,但隨即2025年上半年再次虧損。另外,作為營收主要來源的電視機主板類產品2024年的毛利率僅有9.38%,同比下滑3.61%。
另據達華智能7月15日最新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000萬元至虧損4000萬元,而去年同期盈利5737.69萬元,降幅約204.57%到169.71%,總體上由盈轉虧。
對于2025上半年凈利潤下降的原因,達華智能稱主要是因為報告期電視機主板業務領域市場競爭激烈,部分核心部件材料成本上漲并減少小批量訂單,導致整體營收規模、產品毛利率下滑;公司放棄部分市場不明朗的非戰略性業務線,短期內加大了費用支出;上年同期,公司處置非戰略方向虧損的子公司,產生較大的非經常性損益。
達華智能表示,福米科技業務及產能仍處于拓展階段且固定資產攤銷較大,是造成上半年扣非后凈利潤為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公司有息負債規模仍然較大,融資成本偏高,財務費用對利潤的影響仍然存在。
面對業績頹勢,達華智能已經開啟了自救“輸血”。5月16日,達華智能公告稱,為增強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將全資子公司北京慧通九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慧通”)100%股權(截至評估基準日,北京慧通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6889.14萬元)以及7822.13萬元債權以2000萬元一攬子轉讓給中創永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不過,在半年報業績大幅預減以及監管機構對其立案調查等壓力下,達華智能的財務狀況短期內恐難有改觀。同花順財務診斷大模型數據顯示,達華智能近五年總體財務狀況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低于96%同行。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達華智能資產總計26.02億元,負債21.0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0.83%。(實習生徐黃凌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