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海洋經濟發展態勢穩中向好。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5.1萬億元,同比增長5.8%。
海洋資源要素供給能力穩步增強。全國新增批準用海用島面積16.7萬公頃,同比增長25.2%,項目涉及投資額超5000億元。海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3%、16.9%,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99.4%、2.2%?!八{色糧倉”建設扎實推進,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8%。
海洋傳統產業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海洋船舶工業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以修正總噸計海船新承接訂單量、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占全球比重分別為64.0%、47.2%和57.6%。海洋旅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全國郵輪港口接待旅客總數同比增長40.1%。海洋交通運輸業韌性凸顯,海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5.2%、6.9%。
主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海洋工程裝備交付和手持訂單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9.3%和9.7%。青島發布可用于海洋藥物研發的“海星大模型”;兆瓦級發電機組“奮進號”已連續并網運行超3年。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綏祥表示,在多方面向好的背景下,涉海企業生產經營預期向好。問卷調研結果顯示,隨著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效應釋放,上半年營業收入、利潤、研發經費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比例均高于一季度。87.6%的企業對下半年經濟環境持樂觀或中性態度,73.8%的企業預計下半年營業利潤持平或增長,89.4%的企業預計下半年平均用工人數保持穩定或增長。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分別有57.5%、58.4%的企業上半年研發經費和人員數量實現同比增長。涉海企業通過提升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水平、深化產學研合作及企業間共同研發、數字化轉型、建立獎勵機制等措施不斷增強自身創新能力。
對于下半年,石綏祥表示,國家宏觀政策支持、數智技術深化應用、綠色轉型加速推進形成的強勁合力,為海洋經濟增長注入持續動能。下一步,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優化產業布局,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海洋經濟在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中實現新跨越,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