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中國首部儲能用鋰電池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240-2024《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正式實施,這標志著中國儲能安全標準體系正不斷完善。
GB 44240-2024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歸口,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CESI)牽頭并組織起草。相較于以往的推薦性國標,GB 44240-2024是儲能領域首部強制性國標,且更聚焦于產品的安全特性,在電芯層級的測試項目中增加了如振動、加速沖擊、淺刺、強制放電等項目,同時加嚴了部分測試項目,明確設定了從電池的設計與制造、運輸與安裝,到運維及回收等全鏈條安全“硬門檻”。
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能源局等八部門在今年2月聯合發布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研究建立以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的儲能電池產品安全推薦目錄。
今年2月,遠景動力獲得北京鑒衡認證中心(CGC)頒發的中國首張GB 44240認證證書,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該標準認證的企業。截至目前,遠景動力儲能專用電芯已累計出貨超50GWh,通過全球200多項安全測試驗證,獲得中日美歐韓等權威機構認證,至今保持“0重大事故”的安全紀錄。
據了解,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已開展首批GB 44240測評通過單位測評工作。截至目前,儲能行業已有20余家的40余個型號已經通過測評或正在測試。除遠景動力外,寧德時代、海辰儲能、瑞浦蘭鈞、中創新航等頭部電池企業也均已通過該標準測評。
當前,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系統調峰、電力保供壓力不斷增大,發展新型儲能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客觀需要。據國家能源局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消息,2025年上半年,新型儲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從裝機規模來看,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萬千瓦/2.22億千瓦時,較2024年底增長約29%。從調用情況來看,據電網公司初步統計,上半年全國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570小時,同比增加超過100小時,新型儲能調節作用進一步發揮。
針對GB 44240的實施,業內普遍認為,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電芯廠商面臨重新設計產品層級的挑戰,加速低質產能出清,推動行業從“成本優先”向“安全為本”的高質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