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5年上)》(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30.67萬億元,比一季度末的29.14萬億元增加了1.53萬億元。不少券商研究機構預判,年末銀行理財規模有望突破33萬億元。
從產品類型看,今年上半年混合類理財產品占比較年初有所提升,但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整體占比仍然不高。多家機構認為,小倉位增加部分權益資產已成為增厚收益的共識,在理財中提升含權類產品占比是大勢所趨。
理財產品規模增加但收益率下降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2家銀行機構和32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63萬只,累計募集資金36.72萬億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國共有194家銀行機構和32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4.18萬只,較年初增加3.78%,同比增加4.54%;存續規模30.6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在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增加的同時,收益率卻持續下行。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同比增長14.18%。其中,銀行機構和理財公司分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99億元和3297億元。2025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12%。而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今年年初披露的數據,2024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65%。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合計30.67萬億元,同比增長7.53%,其中現金管理類產品存續規模6.4萬億元,同比下降14.55%?;蛴捎诖婵罾收{降及同業存款利率調控政策出臺等因素影響,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預計快速下行,自2024年以來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延續下降趨勢,對存量規模形成一定拖累。”國盛證券研究認為,當前低利率特征較為明顯,資產收益率不斷走低,理財產品收益率自2023年以來持續下行。
混合類產品占比較年初提升
從理財產品類型結構看,《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每月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在377天至489天之間,為市場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截至2025年6月末,1年以上的封閉式產品存續規模占全部封閉式產品的比例為72.86%,較年初增加5.7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4.99個百分點。
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9.81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97.20%,較年初減少0.1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0.32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77萬億元,占比為2.51%,較年初增加0.0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0.22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7萬億元和0.02萬億元。
從資產配置情況看,截至2025年6月末,理財產品投資資產合計32.97萬億元,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18.33萬億元、1.82萬億元、0.78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55.60%、5.52%、2.38%。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依然較小。不過,銀行理財也在積極調整策略,將“固收+”作為重要發力點。例如,中銀理財積極布局被動指數跟蹤策略的含權產品,標的指數涵蓋各類市場主流寬基指數。產品以固收資產夯實基礎,搭配不同比例的指數相關權益類資產投資,實現固收增強類、混合類及權益類產品全覆蓋,以匹配投資者多樣化的收益彈性需求。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表示,從投資性質來看,銀行理財的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占比仍然很低。封閉式產品期限進一步拉長,其中久期一年以上產品規模占比達到70%,這與多資產、“固收+”產品規模增加有關,盡管當前銀行理財產品仍以固收型產品為主,但小倉位增加部分權益資產已成為增厚收益的共識。
“受資本市場景氣度提升、低利率環境下增厚收益訴求增強等因素提振,混合類和權益類規模有所修復,其中混合類較年初增長400億元至7700億元,權益類較年初增長100億元至700億元?!惫獯笞C券研究認為,后續理財中提升含權類產品占比是大勢所趨,但過程中也可能會有震蕩反復。
“脫媒”效應助推理財擴張
展望下半年,多家機構表示,受金融“脫媒”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規模年末有望突破33萬億元。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判斷,一季度債券市場調整是上半年規模增長的拖累項,隨著存款降息和居民資金搬家,下半年理財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年底突破33萬億元可能性較大。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表示,預計下半年銀行理財規模實現10%左右的增長,年末理財規模將達到33萬億元至34萬億元左右,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2025年監管層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發展,若放開更多元化投資渠道、鼓勵理財公司權益投資能力建設,將吸引資金流入;二是當前資產價格回升,各類資管產品規模普遍回升,預計銀行理財規模增速維持較高增長;三是2025年居民風險偏好提升趨勢顯著,存款利率下行使更多存款流向理財等資管產品,預計下半年隨著理財產品豐富度提升,支撐理財規模增長;四是隨著權益市場回暖、投資策略優化,理財產品業績基準有望企穩回升,增強吸引力,推動規?;厣?/p>
“‘脫媒’力量利于理財規模增長,但下半年擾動因素或有增加?!惫獯笞C券研究認為,二季度存款掛牌利率再度調降后,五大行5年期及以內定期存款利率已全面降至1.3%(含)以下,隨著存量定期存款陸續到期續做,或持續有潛在存款“脫媒”流向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資管產品。與此同時,隨著理財估值整改漸近尾聲,“真凈值”運作模式下,理財收益波動性也將增大并可能影響負債穩定性。另外,隨著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需要關注股市是否能持續向好并激勵權益類投資增加以及居民風險偏好邊際變化等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