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微山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作用,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投身“民企興村·光彩助農”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光彩精神、賦能鄉村振興。在微山縣,一批民營企業家踴躍參與光彩事業,展現民營企業社會擔當。
“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心里踏實多了。”在濟寧翔宇毛絨玩具有限公司,殘疾員工李興瑞一邊熟練地縫制毛絨玩具,一邊分享著自己的變化。為了幫助轄區內殘疾人和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濟寧翔宇毛絨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可柱為殘疾人“量身定制”就業崗位,安置30名殘疾人在企業就業,將布料撕片、手工縫制等簡單工序崗位安排給他們,并提供免費的縫紉技術培訓。依托現有車間建設“殘疾人之家”,配備無障礙設施,營造溫馨工作環境,讓每一位員工感受到尊重與關愛。同時,以村為單位建立加工點,設置工作方式靈活的“媽媽崗”,招引320余名未就業的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彈性上班”,有效緩解了傳統工作模式與育兒需求之間的沖突。截至目前,留莊鎮設立38處村級代加工點,覆蓋全鎮21個行政村,8家民營企業與村級代加工點簽訂合作訂單20余個,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濟寧翔宇毛絨玩具有限公司玩具加工車間
在留莊六村中部,閑置著一處占地10.5畝的塌方坑,過去這里是周邊群眾傾倒垃圾的荒廢地,一到夏天蚊蟲滋生,臭氣熏天。如今,塌方坑變成了山東恒源達箱包有限公司的“標準化廠房”,每日機器轟鳴,一派熱鬧。這得益于微山縣組織各鄉鎮(街道)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對民營企業、行政村進行深入調研,摸清村內閑置資源、群眾就業需求、企業投資意向等情況,精準對接民營企業、村集體的發展需求,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打造了箱包加工、玩具制造、服裝加工、電子元件加工等一批鄉村“微產業”。山東恒源達箱包有限公司與留莊六村合作,投資1000萬元建設箱包加工車間,并引入自動裁剪機、智能縫紉機、自動壓扣機等生產設備,年產各類箱包100萬件,不僅盤活了村集體閑置土地,帶動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還讓200余名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山東恒源達箱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心說,“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我們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入踐行光彩精神,在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恒源達箱包有限公司與留莊六村共建箱包加工車間
圍繞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踐行“義利兼顧、以義為先,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光彩精神,微山縣探索股份合作、訂單合作、土地流轉等模式,引導民營企業與村(社區)發展村企聯建項目53個,著力實現民營企業、村(社區)和群眾互利共贏,推動光彩事業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朱輝 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