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直播_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不卡_国产女人夜夜春夜夜爽免费看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全球電力需求持續強勁 能源轉型節奏加快
2025-08-05 記者 周武英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來,多項國際機構報告和研究顯示,全球電力需求仍將保持強勁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優勢的顯現,以及多種電力生產方式的發展,煤炭作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的狀況有望得到改變,可再生來源電力生產方式將有助于減少對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電力系統的依賴。

  電力需求持續強勁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7月30日發布《2025年電力市場年中更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說,盡管經濟承壓,到2026年全球電力需求仍將保持強勁增長。

  《報告》預測,全球電力需求將在2025年增長3.3%,2026年增長3.7%,盡管較2024年4.4%的增長有所放緩,但仍遠高于2015至2023年間2.6%的平均增速。

圖為光伏板整齊排列在位于河北張家口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內(無人機照片)。記者 李賀 攝

  從區域看,亞洲新興經濟體是需求增長的主力,2025年和2026年中國與印度將貢獻全球電力消費增長的60%,且兩國需求增長率預計在2026年分別加速至5.7%和6.6%。美國因數據中心快速擴張,2025至2026年電力需求年增長率將保持在2%以上,是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的兩倍多。歐盟今年電力消費增長約1%,預計2026年小幅加速。

  電力需求持續增長,主要是受到工廠與電器供電、建筑制冷、數據中心運行和電動車充電等領域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AI)驅動的電力需求增長將成為未來五年的長期趨勢。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數據中心的大量投資建設、用戶的暴增,都帶來大量電力需求。據媒體披露的研究預測,在去年全球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中,AI相關的消耗預計占20%,今年還會有明顯增加,預計到年底時,將占全球數據中心用電量的49%。市場人士預計,AI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未來每三到四年就會翻一番,這部分電力需求值得關注。以美國為例,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28年,美國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可能占全國電力總消費的6.7%至12%,其負荷增長在過去十年已翻三倍,未來可能再度倍增甚至三倍增長。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能源轉型委員會(ETC)預計,在去碳化的能源系統中,預計電力將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70%,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20%左右。到2050年,全球電力總需求可能會增加兩倍,達到90000太瓦時,遠高于現在的30000太瓦時。

  可再生能源成本優勢顯現

  在技術創新、規模經濟等因素的推動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持續低于化石燃料,促進了電力生產領域的綠色清潔轉型。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應鏈的增強,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日前發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市場中的成本優勢依舊顯著,去年幫助全球進一步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并提升能源安全,其成本可媲美或低于目前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電力系統。

  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平均成本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方案低41%,陸上風電項目成本則低53%。陸上風電是最具經濟性的新增可再生電力來源,成本為每千瓦時0.034美元,其次是光伏發電,為每千瓦時0.043美元。電池儲能系統等技術進步也在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

  此外,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新增582吉瓦,顯著節約了成本,替代了價值約57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使用。去年投產的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中,有91%的成本效益優于任何新增的化石燃料項目。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25年趨于平穩,并在2026年略有下降。

  不過,受制于審批延遲、電網容量有限等挑戰,歐洲和北美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可能持續高企。而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憑借更高的學習效率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潛力,有望實現顯著的成本下降。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提醒稱,短期可再生能源發電挑戰依然存在。包括貿易關稅在內的地緣政治變化、原材料短缺和不斷變化的制造業態勢,帶來了可能暫時提高成本的風險。

  煤電主導地位面臨改變

  當前,全球范圍內煤炭仍是主要的電力來源,但這種狀態正在逐漸發生改變。能源生產方式多樣化將減少煤炭在電力來源中的占比,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將共同滿足新增電力需求。

  ETC認為,電力系統轉型,即在高可再生能源系統中提供具有競爭力和彈性的電力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以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為主的全球電力系統可以可靠地提供電力。

  國際能源署預計,在全球發電量中,包括水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最早將在2025年或2026年就會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報告稱,“根據天氣狀況和經濟發展情況,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或2026年超過煤炭發電量,煤炭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所占比重將在過去100年中首次降至33%以下。”

  太陽能和風能是可再生能源比重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它們在全球發電量中的總份額將從2024年的15%增長到2025年的17%,2026年將超過19%,遠高于十年前的4%。水電在全球能源中占比14%,考慮到干旱的影響,今年水電將保持相對穩定,預計明年將增長2%。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受一些國家重啟核反應堆、核電強勁增長以及新建核電項目的推動,全球核電發電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另外,天然氣發電也將繼續增長,在許多地區逐漸取代煤炭和石油在電力行業中的作用。

  IEA預測稱,2025至2026年核電發電量平均增長為2%。燃氣發電量在2025年和2026年都將增長1.3%。

  與此同時,今年全球煤炭發電量將下降0.5%,但美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將部分抵消這一下降。國際能源署預計,由于低排放發電持續增長以及更積極地放棄煤炭改用天然氣,2026年燃煤發電量將下降約1.3%。

  受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2025年達到穩定水平,2026年略有下降,但天氣和經濟狀況可能影響這一變化軌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太陽能發電同比大幅增長超過30%,推動清潔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上升至45.2%,但化石燃料仍占據54.8%的主導地位,反映出能源轉型的節奏雖然在加快,但短期內清潔能源尚未替代傳統能源的核心角色。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煤炭發電在2025年上半年占比升至16%,為自2022年以來最高。

  市場人士認為,這種能源結構的“雙軌”格局將持續影響能源價格走勢,并對大宗商品及相關貨幣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湖州市| 台东县| 青河县| 合肥市| 西乌| 舟曲县| 南华县| 株洲市| 鸡泽县| 民勤县| 商洛市| 石楼县| 新田县| 万源市| 安庆市| 延吉市| 博客| 西乌珠穆沁旗| 界首市| 虞城县| 静海县| 四平市| 读书| 牙克石市| 蒲城县| 永清县| 临江市| 西和县| 永宁县| 西和县| 安化县| 神农架林区| 大新县| 武宣县| 卢湾区| 浏阳市| 太原市| 汪清县| 巴彦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