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文化”,000802.SZ)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1944.24%;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3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275.21萬元虧損擴大610.29%。“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暴露出公司項目依賴、成本控制及資產質量欠佳等多重隱憂。
2025年上半年,北京文化主投主控的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成為業績核心變量。該片作為2023年現象級電影《封神第一部》的續作,春節檔上映后票房達12.38億元,位列檔期第三名,為其帶來可觀的票房及衍生收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文化電影板塊收入同比實現1514.32%的增長。
記者注意到,北京文化目前仍高度依賴單一項目收益。除《封神第二部》外,其投資的《南京照相館》于7月25日上映,《東極島》計劃于8月8日上映,《封神第三部》仍處于后期制作階段,儲備電影項目如《年會不能停2》《憤怒的老虎》等項目進度還處于前期開發或后期制作階段。這種“押注式”的項目策略,使得公司業績極易受單部影片表現波動影響。
北京文化在財報中坦言,2025年國內電影市場仍面臨兩大核心問題,首先是影片供給側走弱,項目備案數及新開拍項目數量下滑;其次是票房產出分布極不均衡,單一影片、頭部檔期票房占比高,最終呈現出供給不足、票價上浮、單體獨大的態勢,行業整體下行壓力較大。
成本激增也擠壓了北京文化的利潤空間。財務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成本同比激增25084.52%至3.57億元,其中電影制作成本為3.1億元,占比超80%。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影視行業制作成本持續攀升,特效、演員片酬及后期制作費用大幅增加。
而北京文化在項目預算管控上仍存在不足。例如,《封神第二部》影片前期高昂的制作成本,以及受同期競爭影片分流、口碑兩極分化、檔期依賴度等因素影響,使得利潤空間承壓明顯。數據顯示,該公司電影業務的毛利率為-172.42%,較上年同期下降252.52%。
此外,北京文化在其他業務板塊表現方面,尚未形成較大的盈利能力。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文化電視劇網劇板塊營業收入1975萬元,同比增長3189.33%。但營業成本達1927萬元,毛利率同比減少-97.57%;演藝演出板塊營業收入2312萬元,營業成本達2450萬元,毛利率同比減少-5.96%。
財報中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數據是存貨跌價準備。截至6月30日,北京文化存貨賬面價值為3951.71萬元,較上年末減少80.37%,但存貨跌價準備或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高達5.35億元,計提比例達93.13%,暴露出公司庫存項目可能存在嚴重估值虛高或積壓風險。
此外,公司總資產較上年度末減少23.17%至20.44億元,凈資產縮水21.45%至8.52億元,資產規模持續收縮。流動比率僅0.77,短期償債能力承壓。
截至報告期末,北京文化普通股股東總數為5.29萬戶,較一季度末減少2.79%。前十大股東中,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15.60%的持股比例位居首位,青島海發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85%,其余股東多為自然人。值得注意的是,新進前十股東閆華偉持股0.34%,而原股東王晨波退出前十。
就行業大環境而言,2025年春節檔期的票房成績創下檔期紀錄,引領1至2月市場爆發式增長后,3至6月嚴重遇冷,票房兩極化明顯。萬達電影(002739.SZ)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在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和《唐探1900》等頭部影片帶動下,全國大盤票房292.31億元(含服務費),同比增長91%,觀影人次6.41億,同比增長16.89%,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91.2%。但第二季度電影市場明顯回落,頭部影片相對欠缺,4至6月全國票房僅48.42億元,同比下降34.74%。
從A股影視行業整體表現來看,已披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萬達電影、橫店影視(603103.SH)、金逸影視(002905.SZ)預計業績將實現同向上升;博納影業(001330.SZ)、中國電影(600977.SH)則預計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