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廣核(內蒙古)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新能源內蒙古公司)增資引戰簽約儀式在內蒙古興安盟成功舉辦。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了解到,此次中廣核新能源內蒙古公司通過北交所增資,成功引入工銀投資、農銀投資、建信投資、央企鄉村產業投資基金、交銀投資、工融交運基金等六家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機構,募資金額達118億元。
本次增資引戰不僅是近五年來規模最大的能源央企省公司股權融資項目,也是近年來內蒙古新能源領域單筆最大的戰略投資項目。與此同時,它還成為中廣核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分改子”區域組織管控改革的標桿案例,為行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內蒙古是中廣核最早開展新能源業務的地區之一,截至2024年底,中廣核內蒙古區域在運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780萬千瓦,實現自治區12個盟市項目全覆蓋。近年來,隨著中廣核興安盟300萬千瓦大基地、赤峰100萬千瓦大基地、科爾沁防風治沙及風光一體化等一批標志性項目相繼落地,內蒙古已成為中廣核境內新能源業務規模體量最大的區域。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何海濱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此次中廣核新能源內蒙古公司增資引戰,是中廣核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集團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現境內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武介紹,截至目前,中廣核境內新能源在運裝機總容量超過5800萬千瓦,預計到今年底,在運裝機規模將突破7000萬千瓦,成功實現2022到2025年三年“倍增”目標,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朱戈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資本市場平臺,北京產權交易所在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包括中央企業在內的各類機構借助北京產權交易所這一有力平臺,積極投身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業領域。近五年來,該所服務清潔能源產業融資超1700億元,為能源領域提質煥“新”注入了強大動能。作為中廣核長期以來的緊密合作伙伴,北京產權交易所近五年助力中廣核完成產權轉讓、企業增資、資產轉讓項目123項,交易規模超480億元。而在本次中廣核新能源內蒙古公司增資項目中,北交所提供了涵蓋政策咨詢、方案設計、信息披露以及交易撮合等全流程、一站式的精細化服務,確保項目圓滿完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未來,北京產權交易所將繼續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以“投行化、金融化、數字化、國際化”建設為著力點,扎實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包括中廣核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為助力國資國企改革、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