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紊亂、潮熱多汗、情緒波動、甚至胸悶氣短……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著身心的雙重煎熬。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近半數40歲至60歲女性有更年期癥狀。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郁琦介紹,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隨著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直至完全喪失,身體會因為雌激素水平的波動和下降,出現更年期癥狀。
“很多女性會認為更年期‘扛一扛’就過去了,但實際上現在我們已經有科學方法可以幫助改善更年期癥狀。”郁琦說,默默忍受不僅生活質量得不到改善,還可能因為雌激素缺乏帶來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認知功能障礙等健康風險。
郁琦介紹,絕經激素治療通過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組合,來彌補體內逐漸減少的雌激素,能夠緩解更年期癥狀、預防因雌激素降低帶來的健康風險,是更年期綜合征的有效治療方法。
一些患者擔心,激素治療會不會導致發胖?是否安全?專家表示,更年期女性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往往會帶來腹式肥胖,而補充雌激素并不會帶來發胖。只要在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定期隨訪,安全性很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療需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已知或可疑妊娠、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情況,不應使用絕經激素治療。除激素治療外,還可以采用中藥、穴位按摩、針灸等非激素治療方法緩解更年期癥狀。
潮熱出汗被認為是“體質差”,情緒波動被認為是“故意找事”……許多更年期女性,經常在職場、家庭中被誤解,進而也引發自身的“不安全感”。
“更年期女性既要及時關注自己的身體問題,也要呵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學系副主任陳蓉建議,家屬可以共同學習更年期知識,消除誤會,更好地幫助更年期女性面對這一特殊的時期。
“藥物治療是更年期治療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結合科學的生活方式調整,效果更好。”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內分泌科副主任鄒世恩說,規律運動是緩解更年期不適的“良藥”,可以進行有氧運動,同時進行簡單的力量訓練,預防骨質疏松,避免肌肉流失。
此外,要健康均衡飲食,不熬夜,不抽煙,限制飲酒,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還可以通過冥想、瑜伽、認知行為療法等方式,進行心理調節,讓心情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