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此前宣布,從8月29日起暫停對價值800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包裹給予免稅待遇,屆時小額包裹需繳納適用的所有稅費。受此影響,全球多國郵政運營商近日紛紛宣布暫停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
在歐洲地區,法國郵政集團22日宣布,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該集團自8月25日起將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價值低于100歐元的私人禮品包裹除外。
德國郵政全資持有的敦豪公司22日宣布,暫停通過郵政渠道向美國寄送商業貨物和部分私人包裹,僅價值不超過100美元的禮品快遞可繼續寄送,但受到嚴格管制。敦豪表示,由于關稅征收方式及相關操作細節尚未明確,暫無法保證郵政包裹順利通關,因此采取暫停措施。
意大利郵政公司23日宣布,暫停處理寄往美國的商品類包裹,普通信件和“國際特快專遞”服務仍可使用,但成本顯著上升。
西班牙郵政22日宣布,因美方關稅政策調整,自8月25日起暫時停止受理寄往美國及波多黎各、申報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低價值包裹。無商業價值的信函以及書籍或價值不超過100美元的禮品仍可寄遞。
瑞典北歐郵政公司發表聲明稱,由于適應美國最新關稅政策的時間很短,公司將暫時停止向美國發送包裹。芬蘭郵政表示,因美國海關尚未明確繳稅方式,且各國郵政企業尚未建立相應系統,暫停對美寄遞是唯一可行方案。
英國皇家郵政公司表示,將自8月26日起暫停向美國的寄送服務,在經過一至兩天的過渡期后啟用新系統,屆時將在郵資和關稅基礎上加收手續費,以支付美國清關服務相關的額外費用。
在中東歐地區,捷克郵政宣布自22日起停止接收部分對美包裹。波黑郵政部門22日宣布,自當天起不再受理任何寄往美國的郵政物品。拉脫維亞郵政宣布,自23日起無限期停止接收寄往美國的小包裹和包裹貨件。斯洛文尼亞郵政宣布,自22日起暫停接收發往美國的信件和包裹,無論價值多少。克羅地亞郵政宣布,自26日起暫停所有寄往美國的包含商業貨物的貨件。保加利亞郵政警告說,寄往美國的包裹將面臨嚴重延誤或退回,部分物品需重新寄送。
在亞洲地區,印度政府23日宣布,暫停對美國的郵寄包裹服務。印度通信部發布文告說,印度所有郵局將從8月25日起暫停接收所有寄往美國的物件,除了信函、文件以及價值最高100美元的禮品。
日本郵政也宣布暫停對美國的郵寄包裹服務,并承諾將在掌握更多信息后再同消費者做分享。新加坡郵政自8月25日起暫停對美國的商業標準件寄送,但保留加值快遞服務如Speedpost Express。
韓國郵政宣布,將暫停受理寄往美國的郵政包裹,原因是現有的國際郵政網絡體系難以應對美國新增的申報和關稅要求。盡管民眾仍可以選擇韓國郵政與民間企業合作的高端服務,或其他私營快遞公司,但價格相對較高,且即將面臨繳納關稅。這一變化不僅影響個人寄件,更對韓國面向海外消費者的電商業務造成沖擊。
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去年韓國電商海外市場的銷售總額約為1.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8億元),其中,美國市場占到20%,排名第二位。韓國貿易協會資料顯示,韓國大多數跨境電商是中小企業或個體戶,美國相關政策的變化將對他們形成更大沖擊。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事件中,首先受沖擊的是那些依賴小額跨境貿易的電商平臺及相關中小企業。對這類企業而言,運營成本將直接上升,部分企業甚至可能因成本壓力而被迫退出美國市場。與此同時,美國本土企業也難以幸免。美國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會被擠壓,為緩解壓力,它們或將嘗試尋找替代供應商或調整物流方案,而此舉通過漲價將把大部分關稅和運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導致食品、服裝、汽車等各類商品普遍漲價。
目前,美國平均進口稅已經上升到1934年以來最高水平。據估算,每個美國家庭可能將因此損失2000美元,而工薪家庭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意大利一消費者權益組織負責人路易吉·達尼埃萊說:“這是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直接結果,而歐盟在談判中的被動,使關稅最終落到消費者和企業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