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在建跨度最大的懸索橋——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提前2個月成功合龍,為張官高速明年通車按下“快進鍵”。該橋建造者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建投”),于2022年7月由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及湖南發展集團部分子公司合并組建成立。三年來,這家地方國企以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增效,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部任務,成為湖南省建筑業國有企業領軍者,正錨定“世界一流建設投資企業”目標邁進。
創新“雙管行動” 驅動質效提升
7月28日,湖南建投董事長蔡典維在2025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要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六個當好”為使命,錨定建設“世界一流建設投資企業”戰略目標,增強信心決心,精準戰略戰術,抓實重點工作,全面踐行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堅定不移推動各項事業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圓滿收官“十四五”。
建筑行業作為資源消耗大戶,長期以來普遍存在利潤率低、發展質效不高的問題。隨著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大水漫灌、遍地開花”的發展模式已成過去,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全行業共同面對的課題。
“雙管行動”是湖南建投推出的管理創新舉措:以嚴格的分級考核制度“管好”每一個項目經理,以嚴密的動態成本管控措施“管好”每一個項目,精準牽住發展質效的“牛鼻子”。
圖為湖南建投第一條完全自主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的高速公路——平益高速。資料照片
在湘江新區,湖南省“三高四新”數字科創高地重點建設項目“世界計算·長沙智谷”即將竣工,湖南建投建工集團直屬二公司承建該項目第二區?!半p管行動”實施以來,項目部從組織機構、制度體系等頂層設計,到采購、合同、成本控制、商務造價等生產管理環節,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將成本控制與技術團隊深度“捆綁”,為項目開源節流,創造效益1200余萬元。
管理水平提高帶動業績穩中有進。據統計,2023年3月以來,湖南建投已在2400余個在建項目中分批實施了“雙管行動”,集團項目標前測算率達99.8%,利潤率提升0.22個百分點。2024年集團產值利潤率升至2.3%,客戶滿意度提升1.3個百分點。
“十四五”期間,湖南建投新簽合同額有望較“十三五”增長53.46%至1.44萬億元,營業收入增長40.55%至7863.23億元,利潤總額增長90.84%至176.55億元。2024年,湖南建投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162位、“湖南企業100強”第3位。近日,全球工程建設領域權威學術雜志《工程新聞記錄》(ENR)發布2025年“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榜單,湖南建投位列第26位,標志其國際化發展綜合能力獲行業認可。
堅持守正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組建三年來,湖南建投通過打磨專業技能、強化科技創新、拓展新型業態、推進綠色轉型,守正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筑牢發展根基。
——打磨專業能力,夯實發展基礎。湖南建投持續鍛造“建設湘軍”硬核能力,承建了目前世界第一大跨徑公路斜拉橋觀音寺長江大橋、國內首座“雙飛燕”鋼桁拱橋暮坪湘江特大橋等標志性工程。三年間,湖南建投共新增15項魯班獎、39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41項芙蓉獎、304項省優質工程獎,斬獲201項發明專利及國際專利、306項軟件著作權,發布127項行業標準。作為湖南省首家獲評“省長質量獎”的省屬建筑企業,湖南建投還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累計擁有魯班獎149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10項。
——強化科技創新,注入核心動能。“十四五”時期,湖南建投研發投入強度達2.14%。其自主研發的模塊化建筑體系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工程總成本較傳統方式減少一半。據介紹,湖南建投近年來新增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3項、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324項,軟件著作權32項。
——拓展新型業態,提升發展質效。城市更新、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建造、醫療康養……湖南建投主動突破行業邊界,積極布局新領域新業態。湖南建投旗下中湘智建推出“產業鄰里中心”,通過在產業園區集中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便民商業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并提升了園區綜合服務能力。
——推進綠色轉型,豐富發展內涵。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全省第一、推進“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大宗建筑材料碳排放核算與評價關鍵技術”……湖南建投在綠色建造領域從未缺席,積極踐行“雙碳”目標。
深耕共建“一帶一路” 展現國企擔當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東風,湖南建投足跡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覆蓋房建、公路、橋梁、水利、電網、環保、工業設備安裝等諸多領域,海外發展步伐不斷走深走實。
作為湖南省屬國企走出去的“排頭兵”和“生力軍”,湖南建投海外業務增長強勁:2024年境外合同總額達204億元,同比增長90%;2025年以來新簽海外合同112.5億元,同比增長50.6%。
在海外市場布局中,湖南建投旗下企業各展所長。作為集團“走出去”橋頭堡企業,湖南建工在塞內加爾采用鋼桁架結構技術建造非洲首座現代化競技摔跤場,獲得魯班獎(境外工程)和鋼結構獎;湖南路橋自20世紀70年代“走出去”以來,先后參與剛果(布)、菲律賓等20余個國家的項目建設,積極輸出建造技術。這兩家企業連續三年入選ENR“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250強”。
為深化國際合作,湖南建投2022年成立海外貿易公司——中湘海外,以“工程+貿易”聯動模式,探索構建投資、建設、運營、貿易“四位一體”國際業務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湖南建投已對接以貿促工項目22個,涉及12個國家,意向工程金額約76.9億元。
據統計,湖南建投累計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近6萬個就業崗位。在非洲,湖南建投近10年來累計完成近50個項目,“HUNAN”早已成為當地居民耳熟能詳的詞匯。
整合全鏈資源 劍指“世界一流”
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湖南建投立足建筑業這一古老而朝陽的行業,以全球視野整合產業鏈資源,重點構建設計、施工、運營和投融資全鏈條產業生態,致力建設世界一流建設投資企業。
對標“世界一流”,湖南建投明確“優布局、塑品牌、強效能、育動能、防風險、去包袱”主線,重點推進五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全鏈服務能力。以工業民用建筑、路橋市政、水利水運港口碼頭、能源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工程勘察設計咨詢和智慧建筑,房地產,產業投資及金融業務為主業,穩步提升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構建全鏈體系。
二是拓展資質與技術布局。湖南建投現已擁有各類資質707項,裝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鋼質節點木結構、模塊化單元房等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和技術不斷豐富,持續拓展“鏈式”發展空間。
三是深化國際化發展。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發揮建筑業全產業鏈優勢,深化與非洲的經貿合作,推動海外業務實現從“單一承包商”向“綜合一體化服務商”轉型。
四是鞏固信用優勢。截至目前,湖南建投、湖南建工已分別取得主體信用AAA評級,成功打造“雙AAA”信用主體。中湘資本也將進一步優化類金融服務,賦能集團主業發展。
五是強化人才支撐。湖南建投高質量人才儲備充足,現有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477名一級建造師,中層管理干部平均年齡僅48.1歲,青年梯隊持續壯大,同時依托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工匠和技術人才。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湖南建投將繼續堅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發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誠”的作風,積極應對行業變革挑戰,守正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以全球視野整合產業鏈資源,昂揚邁向世界一流建設投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