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否決眾議院通過的一項臨時撥款法案,這使得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因資金耗盡而“停擺”的風險大大上升。
美參議院否決臨時撥款法案
9月2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敦促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民主黨人會面并達成協議,以避免政府“停擺”。“我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協商出一項兩黨共識法案,”舒默說。特朗普則表示,愿意和民主黨高層見面,但他認為“不會有什么結果”。
9月20日,舒默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致信特朗普,要求盡快會面,就避免政府“停擺”展開直接談判。信中指出,9月30日是政府撥款到期的最后期限,共和黨若拒絕與民主黨對話,將承擔“又一次政府停擺”責任。
9月19日,美國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由共和黨起草的臨時撥款法案,試圖讓聯邦政府運轉資金可以維持至今年11月下旬。但該法案當天下午在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沒能過關。
民主黨人批評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忽視醫保優先事項,共和黨人則辯稱該法案可為進一步談判爭取時間。美國聯邦政府資金將在9月30日午夜耗盡,若兩黨屆時不能協商一致,部分政府機構將面臨“停擺”。
美國聯邦政府運轉資金本應來自年度預算撥款。國會兩黨通常應在10月1日新財年開始前通過新的年度撥款法案。但由于近年來兩黨爭斗激烈,往往無法及時達成一致,國會便試圖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來暫時維持聯邦政府運轉。
據法新社報道,由于兩院預計下周休會,參議員要到9月29日才會回到國會,要在9月30日會計年度結束前讓政府維持運作,時間已所剩無幾。報道稱,政府關門將導致非必要的業務開始“停擺”,數以十萬計公務員將暫時無薪可領。
今年3月14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一項短期支出法案,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至今年9月。當時距離聯邦政府資金耗盡僅剩數小時,避免了當時的政府“停擺”危機。當天,該法案在共和黨占多數席位的參議院以54票贊成、46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通過。該法案此前已在眾議院以217票贊成、213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通過。國會兩院的投票結果均顯示出明顯的黨派立場。
政府“停擺”沖擊經濟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會已經多次就政府“停擺”危機和36萬億美元國債上演極限博弈。美國聯邦政府歷史上已20多次陷入“停擺”窘境,最長一次出現在2018年末至2019年初。
當時,民主黨反對為時任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美墨邊境墻項目撥款,兩黨在移民問題上爭斗不休,導致政府關門五周。美國約四分之一的聯邦政府機構關門,其中涉及多個關鍵部門,包括美國國土安全部、運輸部、內政部、農業部、國務院和司法部等,約80萬聯邦政府雇員被迫無薪工作或強制休假。“停擺”導致工程項目停滯,部分核心服務維持但整體政府功能受限。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1月25日的聯邦政府部分“停擺”導致美國經濟損失約110億美元。2018年第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0.1%,約30億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可能損失0.2%,約80億美元。不僅如此,長達五周的“停擺”風波還造成約180億美元政府支出延遲。正常情況下,政府可將這些資金用于購買商品和服務。部分政府服務也因此推遲。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認為,與美國整體經濟相比,政府“停擺”對企業和員工的影響更大,特別是聯邦雇員和部分業務受損的私營企業。有分析指出,這些被迫休假的聯邦政府雇員在“停擺”結束后有望獲得薪資補償,但因此推遲的消費計劃將對當季消費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市場信心和投資者情緒。
不過,盡管政府“停擺”可能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金融市場對此現象習以為常。金融機構LPL Financial的研究顯示,自1976年以來的多次政府“停擺”期間,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平均降幅僅為0.6%,且在44%的“停擺”時間里,美國股市呈現上漲趨勢。因此,盡管“停擺”可能對經濟活動產生一定影響,但金融市場整體或能夠承受這一沖擊。
美國經濟面臨多重不確定性
在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因資金耗盡而面臨“停擺”風險大大上升的同時,美國經濟還面臨多重不確定性。
美聯儲上周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00%至4.25%之間。這是美聯儲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繼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有分析指出,此次降息的背后是美國經濟活動增長放緩、就業增長放緩、通脹率有所上升等多重壓力。
當前,美國就業增長放緩,通脹居高不下,加之關稅對物價影響仍在進一步顯現,此次降息反映美聯儲對就業情況的擔憂甚于通脹風險。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最新非農業部門就業數據顯示,8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萬人,較7月修正后的7.9萬人大幅下降且遠低于市場預期。而修訂數據顯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統計的少91.1萬個,表明美國就業市場的實際表現比先前預期更為疲軟。
與此同時,美國整體通脹率仍高于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8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為今年1月以來最大漲幅,表明通脹有所“升溫”。參加上周貨幣政策會議的美聯儲官員對今年年底通脹率的中位數預測值為3%。
美國帕特南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埃倫·黑曾說,盡管通脹率預計到年底將達到3%,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但“美聯儲決策者們認為就業下行風險有所增加,因此他們似乎更關注勞動力市場狀況”。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降息使借貸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家庭與企業需求、支撐就業,但關稅、移民等政策持續給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帶來負面影響,美國經濟或難以逆轉整體放緩的趨勢。此外,降息和關稅可能形成疊加效應,使美聯儲控制通脹的目標更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