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奇瑞汽車”,09973.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以招股價上限30.75港元定價,發行32.97億股H股,募資總額達91.45億港元。所募資金凈額的35%將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及版本以擴大產品組合;25%投向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研發,強化核心技術能力;20%專門用于未來四年內的海外市場拓展與全球化策略執行;10%用于升級安徽蕪湖的生產設施;剩余10%作為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奇瑞汽車是一家乘用車公司,總部位于中國蕪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車銷量計算,奇瑞汽車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車公司。截至今年8月,奇瑞汽車的乘用車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銷量超過1300萬輛。
發行文件顯示,奇瑞汽車此次全球發售約2.97億股H股,占發行完成后總股份的5.16%,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同時設有15%超額配股權,若悉數行使超額配股權,最高募資可達105.17億港元。
奇瑞汽車此次IPO共引入了13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約1.48億股發售股份(45.66億港元),占發售總量的比例約50%,包括高瓴資本、景林資產、黃山建投、大家保險、國軒高科等公司紛紛參與認購(如下圖所示)。其中,高瓴旗下HHLR認購6000萬美元。
圖:奇瑞汽車基石投資者認購情況(單位/股) 資料來源:奇瑞汽車公告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車營業收入從926.18億元躍升至2698.97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超70%;凈利潤同步從58.06億元增長至143.34億元,2024年同比增幅達37.2%。2022—2024年及2025一季度,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3.8%、16.0%、13.5%和12.4%,公司期末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3.10%、91.87%、87.89%及87.74%。
技術方面,奇瑞汽車建立了全方位技術堆棧,包括(i)鯤鵬動力(公司的動力總成系統);(ii)火星架構(公司的汽車開發平臺);(iii)雄獅智艙(公司的智能座艙系統);(iv)公司的輔助駕駛系統。2024年,奇瑞車輛配備輔助駕駛系統的比例已達到49.6%,遠高于全球35.6%的平均水平。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60多款新車型和新版本乘用車,涵蓋燃油車及電動車。同時,公司計劃在2025年底前實現全品牌車型智能駕駛系統覆蓋。
目前,奇瑞汽車擁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等五大品牌。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國有3663個經銷商網點,覆蓋逾310個城市,在海外有2958個經銷商網點,遍及亞洲(中國除外)、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奇瑞汽車上市之路頗為曲折。早在2004年,奇瑞便首次啟動上市計劃,但因股權結構復雜、盈利穩定性等問題暫緩腳步。此后多年,奇瑞多次嘗試登陸資本市場,但均未成功。2008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卻遭遇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因市場不理想和關聯交易因素未能推進;2016年計劃借殼上市也未走通。此次成功上市,為奇瑞汽車21年的資本征程畫上了圓滿句號,也大大緩解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9月25日開盤后,公司股價迅速沖高至34.2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1.22%,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奇瑞汽車總市值為1841億港元,收于31.92港元/股,漲幅3.80%。(實習生馬金戈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