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東方材料(603110.SH)公告稱,公司已收到安徽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存在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被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需在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記者注意到,這是東方材料近三年內第二次因合規問題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公告披露,安徽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東方材料的合規隱患集中于會計基礎與內控體系兩大領域。在會計工作方面,公司存在部分工資計提憑證未附原始憑證、同一人員兼任憑證制單、復核與記賬等情況,這不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相關規定。
內部控制層面的問題更值得關注。監管查明,東方材料采購管理、費用管理、薪酬管理、審批流程管理相關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大額設備采購缺乏書面詢價記錄及供應商報價單,員工獎金計算依據不統一,部分招待費報銷既未遵循內部制度,又缺少關鍵佐證材料,且部分事項審批流程節點設置及變更無依據。這些行為違背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相關規定。
對此,安徽證監局依據《證券法》及《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規則》相關規定,決定對東方材料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針對此次監管措施,東方材料在公告中表示高度重視,將加強學習《企業會計準則》《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法律法規,積極認真整改,及時向監管機構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東方材料首次因合規問題受到監管關注。2023年1月,公司曾公告披露,因2018年使用5000萬元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后,未及時披露該產品涉及優先級受益權轉讓安排等交易進展信息,被安徽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合規問題暴露之際,東方材料正面臨業績壓力。公開數據顯示,公司成立于1994年,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核心業務為包裝油墨、復合用膠粘劑等,客戶涵蓋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但2025年上半年經營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下降5.06%;歸母凈利潤僅65.44萬元,同比大幅下滑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