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6日開幕的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2025年中國創投風投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正式發布。
全球創投市場回暖 AI成最大引力中心
白皮書顯示,中國創投風投行業正站在歷史性轉折點,從消費互聯網和商業模式創新主導的傳統格局,向以“硬科技”為核心的新范式轉變。
根據投中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全國創投市場投資案例數量創下近十年新低。
白皮書指出,根據CB Insights報告,2025年全球風險投資總額預計將接近4400億美元,相比2024年實現53%的顯著增長。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領域。
在地域分布上,美國以70%的占比主導全球AI投資,中國在AIGC領域的融資活動同樣火熱,2024年融資事件達到161起,融資總額653.08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創投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觸底企穩,新募集基金規模達到1.07萬億元,環比增長20%。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風投交易數量持續收縮至歷史低位,然而單筆交易平均規模攀升至350萬美元歷史新高,顯示出資本正向“少而精”的高信念投資模式轉型。
政策環境:構建“耐心資本”支撐體系
面對行業轉型的關鍵節點,政府正在構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從國務院發布“創投十七條”到各地方政府推出風險補償機制,一套覆蓋“募投管退”全鏈條的政策支持體系正在形成。
耐心資本體系的系統性構建成為政策重點。政府引導基金通過長周期存續設計、容錯機制、分階段投資策略來壯大耐心資本。險資政策松綁效果顯著,2025年以來,投資單一創投基金比例上限從20%提升至30%,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銀行AIC試點已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本向耐心資本轉化的通道也在拓寬。
退出渠道的多元化創新同樣值得關注。科創板“1+6”政策措施和創業板第三套標準正在加快落地,支持優質未盈利企業上市融資。S交易和S基金發展值得關注,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正在走深走實。
“硬科技”投資成主旋律 三大熱點賽道引領潮流
投資方向上,白皮書顯示資本高度聚焦于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硬科技”領域。電子信息行業以1569起投資和1444.48億元投資規模領跑市場,先進制造和醫療健康緊隨其后。
在具體賽道分析中,白皮書重點關注三大熱點領域:
——智能及高端制造: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工業機器人出口國,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長59.7%。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等“新三樣”產品在應對貿易壁壘的同時加速全球化布局。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生成式AI從“百模大戰”走向商業務實,中國AIGC應用月活用戶突破1億大關,投資重心從基礎模型轉向垂直應用和AI智能體,算力軍備競賽推動相關硬件市場爆發式增長。
——生物科技革命: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實現從技術引進向全球創新輸出的角色轉變,2024年與海外大型藥企達成的授權轉讓交易總額高達300億-415億美元,同比增長66%。
區域發展呈現新格局 創投資源向優勢地區集聚
白皮書對全國主要區域的創投發展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京津冀地區以北京為核心,憑借科技創新策源地優勢,匯聚了全國最優質的創投資源;長三角地區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完善的產業鏈,成為創投活動最為集中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依托獨特的制度優勢和國際化金融市場,正加速成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與創投中心。
山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在全國創投版圖中地位日益重要。截至2024年末,山東省在中基協登記的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730家,在全國排名第6位,其中青島、濟南兩大核心城市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作為創投風投大會舉辦地,青島正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活力的風險投資中心之一。
經濟基礎堅實,產業優勢突出。2024年,青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719.5億元,增長5.7%,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3:34.2:62.8,服務業主導地位確立,為創投行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宏觀環境。2025年上半年,青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87.33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與全國持平。
創投生態日趨成熟,規??焖僭鲩L。截至2025年7月末,青島市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基金規模分別是2018年末的1.5、5.7和3.3倍。截至2025年6月末,私募基金投資青島項目1351個,在投本金922億元,已培育出6家獨角獸企業,產業分布涵蓋半導體、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智慧物流、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
創投風投大會成為行業標桿。自2019年將“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上升為城市戰略以來,青島每年舉辦的創投風投大會已成為城市創投生態的標志性品牌和核心平臺。2024年大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頭部機構參與,現場集中簽約基金落地及投資項目29個,總規模達276.91億元。歷屆大會累計為青島引入超過200個重點產業項目,作為資本與產業對接樞紐的功能日益凸顯。
展望未來:三條主線引領行業發展
白皮書指出,中國創投風投行業未來發展將沿著三條清晰的主線展開:
一是深度垂直化,從追求平臺型公司轉向專注特定行業的“隱形冠軍”,強化專業能力建設和投后賦能;
二是國際化重構,在全球產業鏈重組中尋找新的價值創造機會,抓住企業“走出去”的歷史機遇;
三是生態系統化,通過產學研金深度融合,構建更加完整的創新生態鏈條,推動數字技術賦能產融對接。
白皮書認為,這一輪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將決定中國創投行業能否在新技術周期中保持全球競爭優勢,也將影響中國經濟能否順利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對于投資機構而言,只有真正理解產業邏輯、具備長期耐心、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投機構,才能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據悉,《2025年中國創投風投行業白皮書》由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組委會發布,全面分析了全球宏觀經濟回顧、創投風投發展現狀、熱點賽道投資機會、重點區域發展情況以及行業未來展望,為投資機構、政策制定者和創業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行業參考。(華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