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日前迎來正式上市。至此,科創債ETF擴容至24只,截至9月24日收盤時,總規模接近1700億元,成為債券ETF市場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在機構人士看來,科創債ETF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通過這一指數化投資工具,能將社會資金精準引導至科創領域,同時為投資者搭建便捷的科創債投資通道。
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上市
9月24日,來自銀華、興業、華泰柏瑞、中銀等基金公司旗下的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集體上市。至此,科創債ETF“大家族”已擴容至24只,截至當日收盤的最新規模合計達1693.21億元。
今年8月20日,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集中上報,9月8日即獲批。具體來看,第二批科創債ETF主要分為三類:大成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布局了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中銀基金、永贏基金、摩根基金布局了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萬家基金布局了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科創債ETF不僅在申報后火速獲批,發行期間也是迅速“一日結募”。其中,工銀瑞信基金、摩根基金、華安基金、興業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中銀基金、永贏基金、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科創債ETF認購時間均只有一天。另外,國泰基金、泰康基金、天弘基金、萬家基金旗下科創債ETF定于9月16日結束募集。僅有大成基金旗下科創債ETF定于9月18日結束募集。
從發行規模來看,第二批科創債ETF總體認購熱情較高,其中13只的發行規模均超29億元。
當前,債券市場有所承壓。對于第二批科創債ETF未來的市場表現,東方證券表示,相比于第一批的發行時點,當前債市情緒壓制明顯,但募集資金規模還是超過首批,為科創債帶來增量資金。從最近一周科創債ETF成分券估值表現來看,并未出現第一批發行時的“搶跑”現象,“超漲”利差整體穩定在7bp至8bp左右,后續走勢有待觀察債市整體情緒及規模變化情況。至少從目前來看,后續發生大規模贖回乃至負反饋等問題的概率不大,且基于對近兩個月以來“超漲”利差的表現,在債市大幅回撤的時候成分券也未出現超調,估值總體穩定。
債券ETF發展提速
距離首批科創債ETF的上市時間7月17日過去已滿兩個月,從規模變化來看,首批科創債ETF總體受市場關注度較高。截至9月24日收盤,首批10只科創債ETF中,最新規模突破百億元的已有8只。其中,科創債ETF嘉實、科創債ETF鵬華的最新規模分別達到197.49億元、183.07億元,接近200億元。
泰康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布局科創債ETF是公司響應國家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實踐。通過這一指數化投資工具,能將社會資金精準引導至科創領域,為企業技術攻堅提供穩定資金支持,也能為投資者搭建起低門檻、高效率的科創債投資通道。未來,泰康基金將充分發揮在固收領域和ETF領域的雙重投資管理經驗積累優勢,為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資產配置選擇,持續推動科技、資本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縱觀債券ETF市場,隨著科創債品種的不斷豐富,債券ETF市場也步入高速發展期。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收盤,債券ETF總規模為6076.19億元,在突破6000億元大關的同時,較年初增加超4000億元。
展望后市,國泰海通證券認為,2025年以來票息策略占優,科創債ETF在調整期呈現一定的抗跌性。與2024年資產荒演繹下久期策略占據主導不同,2025年以來,受到央行主動引導資金面收緊與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響,債券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久期策略的價值邊際下降,而信用債票息策略則展現出一定優勢,從今年以來主動純債基金的整體業績表現來看,基本呈現短債優于中長債,信用優于利率的特征。隨著當前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整體信用債ETF折價趨于收斂,債券ETF的流動性有望持續向好。
鵬華基金表示,科創債ETF的流動性有望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持續維持良好狀態。第二批科創債ETF的發行將帶來新的資金涌入,進一步增強市場活躍度。同時,首批產品被納入通用質押式回購擔保品范圍,這意味著投資者可利用科創債ETF進行質押融資,從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強市場吸引力。
華西證券認為,在政策紅利下,科創債市場空間廣闊,科創債ETF作為科技領域債券的唯一指數化工具,其長期配置價值和市場影響力有望持續凸顯。同時,科創債ETF工具屬性靈活,兼顧收益機會與流動性,適配投資者穩健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