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項目簽約超500項,其中集中簽約項目155個,包括產業項目94個、“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項目44個、國際經貿類項目17個;發布第二批中國—東盟電動汽車標準互換清單,創享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先機;發布《RCEP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藍皮書》,搭建RCEP區域國際貿易供應鏈質量認證平臺……以“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近日閉幕,達成數目可觀的合作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逆流涌動背景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合作,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大的確定性,為區域供應鏈整合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繪就新藍圖。
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 開辟智聯合作新藍海
中國—東盟多語種語料庫作為中國—東盟數字協作的核心語言基建,已實現東盟十國核心語種的全域布局;中國—東盟跨境征信平臺通過整合境內外企業信用與產業數據,有效破解跨境信用難題;智慧口岸數智平臺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慧化協同體系,實現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在東博會展館,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信”)集中呈現了“人工智能”與“東盟業務”兩大核心板塊內容。
“我們致力于為中國數商開拓東盟市場搭建合規、高效的合作橋梁。截至目前,已成功帶動21家數商出海,儲備了5個計劃在越落地的數據項目,著力推動中國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數據人才培訓以及行業標準規范在東盟國家落地。”中國東信高級解決方案經理黃愷杰說。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推動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1至8月,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達300億元,增長超110%以上,對東盟國家占比近七成。
AI+絲路電商、AI+東盟好物云聚場、AI+電商創新應用、AI+東盟跨境直播、跨境電商綜試區和AI+廣西禮物,在東博會期間舉辦的2025年中國—東盟絲路(跨境)電商開放合作主題推介活動上,六個各具特色的展區全面展示AI賦能電商的最新成果,嘉賓們可以在展區體驗線上智能選購東盟商品,感受人工智能帶來的革新。
推介活動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發布的《廣西跨境AI應用領域場景創新清單》納入了8個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人工智能賦能跨境產業應用場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解決跨境電商企業普遍存在的算力門檻高、數據分散孤立、智能化水平不足等問題。自治區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陸贊說,清單發布將為中國—東盟跨境產業合作和跨境電商提供更多創新模式和技術應用范例。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3.0升級版將數字經濟合作提升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核心,為電子商務、數字貿易、數據治理和跨境支付等開辟新的合作空間。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數字金融領域取得顯著進展,東盟與中國完全有能力為可信包容的全球數字生態系統樹立合作標桿。
供應鏈互聯互通提質升級 開創共贏新格局
“中越友誼關—友誼口岸智慧口岸是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重點推進的合作項目之一。項目旨在通過應用智能化技術手段,實現進出口貨物在專用通道上快速高效、無接觸、不間斷接駁和跨境運輸,全面提升口岸的通關能力和運行效率……”第22屆東博會推出的國內首個會展智能體“AI東博”,對中越智慧口岸作出了詳細介紹。
中越智慧口岸基于衛星導航、人工智能、數據可控交互等技術,利用無人駕駛運輸車和自動化吊裝設備,配置智能查驗系統,借助智慧指揮調度平臺,推動口岸數字化轉型和通關模式變革,建成后可實現口岸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運行,不僅有助于擴大中越兩國經貿合作發展,也將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定暢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表示,全球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加速,給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帶來挑戰,中國與東盟國家需探索新的發展機遇,提升區域產業鏈協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中國與東盟應強化供應鏈信息共享與風險預警,提升智慧口岸、多式聯運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保障能力,推動域內企業共建跨境產業生態圈。
專家認為,供應鏈互聯互通不僅是單純的有形基礎設施建設,還涵蓋制度性互聯互通、跨境數字流動等新興領域,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首次涵蓋經貿協定中最高水平的供應鏈互聯互通章節,聚焦產品、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聯通性,有助于解決中國—東盟自貿區供應鏈互聯互通存在的問題,清除供應鏈互聯互通的障礙,為區域供應鏈提供更高質量的制度支持。
“互聯互通合作蘊含普惠包容的精神內涵,中國與東盟在互聯互通領域合作勢頭強勁,增長前景廣闊,形成了全方位、多層級、有亮點的整體發展格局。”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說,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納入供應鏈互聯互通,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供應鏈布局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區域供應鏈整體聯通性。
貿易協定互補協同增效 釋放發展乘數效應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經在改變區域經濟格局,為區域經濟增長和共同繁榮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老撾工貿部副部長占塔本·蘇阿倫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完成談判,標志著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的達成,3.0版與RCEP框架完美契合,產生的協同效應將為更深層次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堅實基礎。
在東博會期間,以“RCEP和CAFTA(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協同發展,共塑全球變局下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格局”為主題的RCEP經貿合作高端對話在南寧舉行。與會嘉賓認為,RCEP以規則為引領,填補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等現有區域貿易規則和合作機制的缺失,為構建區域內統一大市場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
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說,中國—東盟自貿區和RCEP取得的成績充分證明了多邊貿易體制的強大生命力,兩大區域協定創造了更多機遇,更有協同發展點。如RCEP已落地跨境數據流動、數字身份等基礎規則,為區域數字合作搭好了“框架”,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高度聚焦數字經濟升級,各方有望在AI產業協同、數字基礎設施互聯等領域實現突破。
在多邊自貿協定紅利不斷釋放推動下,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13年以來,中國與東盟貿易年均增速7.5%。2024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6.99萬億元,同比增長9.0%。今年前8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93萬億元,同比增長9.7%,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6.7%。
商務部副部長鄢東表示,RCEP以及中國—東盟等自貿協定的協同增效,有效維護了開放、包容、以規則為基礎的區域市場,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中方將繼續與各方一道,共同高質量實施RCEP,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與各方共享自貿協定新機遇,共創區域合作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