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前瞻科技與融合創新”主論壇上,發布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以下簡稱科技評選)結果。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出席發布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科技委員會委員孫逢春發布評選結果。
2025科技評選開展了兩項重點工作,一是對往屆前沿技術進展展開全面回顧。自2019年以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持續開展科技評選征集評選活動,秉持科學嚴謹、客觀公正、專業權威的原則,對識別和推廣優秀創新成果,引領創新方向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至2024年期間,歷屆科技評選活動共評出31項“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經過評估,其中“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高比功率的車用燃料電池電堆”、“高功率密度碳化硅車用電機驅動控制器技術”、“扇形模組軸向磁場(輪轂)電機關鍵技術”、“智能駕駛感知計算平臺技術”、“基于AI算法的電池熱失控云端預警技術”、“高效質子交換膜電解制氫技術”以及“基于ODP和空間光學的智能車載光顯示解決方案”等7項前沿技術取得突破。
二是評選出2025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此次評選共征集到96項前沿及創新技術,經過大會科技委員會投票,最終評選出創新技術和前沿技術各9項。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基于全液冷和功率池化架構的兆瓦充電技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效高功率密度非晶-碳纖維電驅技術”、蘇州易來科得科技有限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數字化建模與智能設計技術”、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安全、長壽命乘用車數智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和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面向AI的高安全高性能主控芯片技術”等9項技術獲評創新技術。量子關聯成像技術、車載高帶寬光通信關鍵技術、新能源電池全域AI大模型技術、極端場景自動駕駛系統加速測試評價技術、中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離子聚合物技術等9項獲評前沿技術。
科技評選是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的重要同期活動,旨在準確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車在前沿技術研究及創新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促進國內外關鍵技術的合作與交流,引導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加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