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權益市場回暖,投資者信心不斷修復,公募基金規模持續增長,基金發行市場同樣火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164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旗下公募資產規模首次正式突破36萬億元“大關”,比7月底繼續增長超1萬億元,股票型基金的增長尤為突出。
據Wind統計,9月新發基金規模也刷新了今年以來的單月記錄。展望后市,機構人士普遍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處于上行趨勢之中,仍有上漲空間。
資產規模多次刷新紀錄
日前,中基協發布的8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15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6.25萬億元,較7月末的35.08萬億元增加1.17萬億元,增幅為3.34%。
這是我國公募基金資產規模首次突破36萬億元,也是自2024年以來,公募基金總規模第11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具體來看,8月開放式基金規模增長明顯,而封閉式基金規模與份額雙雙下降。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底,開放式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32.53萬億元,封閉式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3.72萬億元。其中,開放式基金在規模、份額和數量上均實現增長,較7月底分別增加1.20萬億元、1834.11億份和117只;封閉式基金的三項指標則均較7月底有所回落。
潘悅 制圖
在開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8月的規模增長最為突出。中基協數據顯示,8月,股票基金獲得投資者的踴躍申購,規模和份額雙雙增長,分別較7月底增長6280.69億元和796.68億份。目前,全市場共有股票型基金3156只,截至8月底的總份額約為35171.79億份,資產總額為55506.25億元。
除此之外,混合型基金的規模較7月底增長3327.04億元,但份額減少450.09億份。目前,全市場共有混合型基金5219只,截至8月底的總份額約為29551.20億份,資產總額為41602.03億元。
此外,貨幣基金和QDII基金的規模、份額在8月份也均實現增長。其中,貨幣基金的規模、份額分別較7月底增加1963.49億元和1904.18億份,QDII基金的規模、份額分別較7月底增加672.73億元和534.81億份。目前,全市場貨幣基金、QDII基金的數量分別為367只、320只,截至8月底的總份額分別為148077.78億份、6494.08億份;資產總額分別為148089.54億元、7973.17億元。
8月,僅債券基金延續了7月份的下滑趨勢,規模和份額雙雙回落。中基協數據顯示,債券型基金總數由7月的2714只增至8月的2736只,但截止日份額卻由7月底的59508.30億份下降至8月底的58556.83億份;資產規模也由7月底的72394.83億元下降至8月底的72109.78億元。
9月發行規模刷新年內單月紀錄
自7月下旬以來,股票市場表現亮眼,投資者信心回暖,因而驅動資金借道公募流入布局,公募基金的發行熱度也明顯回升。在8月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新關口的同時,9月新發基金規模也刷新了今年以來的單月記錄。
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下同),截至9月29日記者發稿,9月新成立的基金數量已有189只,發行份額合計為1608.02億份,不僅達到了千億份“關口”,還刷新了今年以來基金單月發行份額的最高紀錄。
從9月新發基金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依然表現較為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股票型基金已有98只新基金發行,合計發行份額為628.51億份,發行份額占比為39.09%。盡管份額占比相比8月的46.25%有所下降,但當月發行份額卻遠高于8月的471.90億份,顯示出市場對于權益投資較高的關注度。除此之外,混合型基金當月有43只發行,合計發行份額為275.32億份,同樣高于8月的24只、143.57億份;發行份額占比也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債券型基金在經歷了8月的發行下滑后,9月重新回升至年內高位。當月共有36只債券型基金發行,合計發行份額為651.75億份,同樣為債券型產品今年以來單月最高的發行水平。
單只基金方面,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貝萊德中債投資優選綠色指數A的發行份額達到了60億份,是9月新發基金中募集份額最大的基金。作為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招商均衡優選A發行份額為49.55億份,位列第二,在權益類產品中表現較為突出。此外,新華中證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發行份額也達到了40億份以上,為41.57億份。
未來行情仍有上行空間
今年以來,滬指從3300點附近上漲至3800點之上,在全球各市場中表現亮眼。板塊方面,創新藥、人形機器人、算力、“反內卷”等輪番演繹。展望后市,機構人士普遍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處于上行趨勢之中,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短期來看,目前處于國內政策空窗期,節前市場交投情緒回落主要是資金長假避險需求的原因,也意味著資金可能正在等待更加明確的政策面、基本面及產業面等信息,隨著節后這些信息逐漸明朗,市場交投情緒有望回升。”星石投資有關人士表示,中期來看,此輪行情的宏觀敘事和流動性驅動并未發生大的變化,市場整體仍處于上行趨勢之中,并不存在系統性風險,預計各個板塊都有機會,對中期A股市場持偏樂觀觀點。
聯博基金市場策略負責人李長風認為,去年推出的 “新國九條”、近期的反內卷等政策指引,目標都是改善中國企業的可投資性。聯博對這一系列政策持積極預期,認為其有望持續強化國內企業分紅水準、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流入,并進一步結構性改善中國股市估值相對其他市場長期偏低的狀況。結合中國企業結構改善,以及國債利率下行背景下股票資產吸引力的提升,海內外資金仍有望共同推動A股市場穩步上行。
“我們看到了幾個樂觀因素,比如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經濟韌性顯現、估值優勢猶存。在樂觀行情環境中,市場主線或會隨著估值、情緒和流動性環境變化而產生變化,切換的時點和催化劑判斷變得尤為關鍵。”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曾豪表示,在當前流動性寬松情況下,仍然是圍繞“新質生產力+自主可控+AI產業”趨勢的合力驅動,科技成長行情可能值得關注。同時,處于低位的大宗商品也可能明顯受益于流動性的改善,供給側受限的周期品可能存在投資機會,有色、化工、鋼鐵、建材等也可能會有機會。最后,跟內需相關度不高的新消費最近出現調整,此時也可能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具體投資領域方面,財通基金認為,A股正在經歷一輪斜率向上的長期行情。算力與AI產業鏈仍是當前重點關注的成長賽道之一,國內外頭部企業的布局動作進一步印證行業潛力。在全球技術競合與國產技術突破的雙重推動下,算力產業鏈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