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30日,石阡縣25名優秀學生代表,懷揣著對外面世界的向往,開啟了一場為期六天的研學之旅。此次研學活動,在新華社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縣教育局精心策劃組織,讓革命老區孩子們走出大山、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進一步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堪稱一堂生動且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課”。
這趟研學行程設計巧妙,將歷史、科技、文化、國防教育與未來規劃深度融合,帶領同學們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穿梭,收獲滿滿。研學期間,同學們的足跡遍布多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場所。
在中國科技館,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探索科學奧秘,激發對科技創新的濃厚興趣。
登上雄偉的長城,觸摸著斑駁的城墻,深刻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以及中華民族的堅韌與不屈的精神。
走進故宮,在紅墻黃瓦間,了解明清時期的歷史文化與宮廷生活,感受皇家宮殿的恢宏氣勢。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重溫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接受深刻的國防教育,增強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在國家博物館,從眾多歷史文物和展品中,梳理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感受國家的繁榮與變遷。
而最讓同學們激動人心的時刻,莫過于清晨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當雄壯的國歌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迎著朝陽緩緩升起,同學們身著整齊的服裝,向國旗肅立,行注目禮,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
研學的最后一天,充滿了啟迪與憧憬,為此次旅程畫上了圓滿且意義非凡的句號。同學們漫步在北京大學的校園里,古樸的建筑、濃厚的學術氛圍和人文氣息撲面而來。在校園的每一處角落,都能感受到百年學府的底蘊與魅力,這讓同學們在心中悄然種下了夢想的種子,對未來的學習與人生充滿了期待。
隨后,同學們走進新華社,參觀了先進的新立方演播室,了解新華社的發展歷程,從當年的“茅屋通訊社”“馬背通訊社”“窯洞通訊社”,到今天的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社伴隨新中國成長的故事催人奮進。
走進新聞大廈發稿平臺,詳細了解了一條新聞從策劃、采訪、編輯到發布的全過程,直觀感受新聞工作的嚴謹與神圣。在“國社之鏡”世紀光影之人民必勝藝術展中,通過一張張珍貴的影像資料,同學們再次重溫了黨領導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克服艱難險阻、走向勝利的偉大征程,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研學之旅雖已結束,但同學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紛紛分享自己的感悟。“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親眼看到天安門升旗,感覺特別震撼!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將來為家鄉和國家做一個有用的人。”一位學生激動地說道,話語中滿是收獲與堅定。
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研學活動是新華社在教育幫扶工作中的一次生動實踐。它不僅為革命老區的孩子們搭建了一個走出大山、了解世界的平臺,讓他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們心中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為他們的成長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新華社自2015年開始定點幫扶石阡縣,十年來,結合石阡所需,新華社發揮獨特優勢,在紅色資源開發保護利用、產業振興、鄉村教育軟硬件設施提升等方面著力,用心用情幫扶石阡,不斷助力石阡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