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2-05 新華社記者:拉巴次仁 孟微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說心里話,沒想到跳舞也能掙錢。”令西藏日喀則拉孜縣農民普瓊感到驚喜的是,他和他的六名老鄉(xiāng)近日坐火車踏上了去珠海的打工之路。 “現(xiàn)在我們藏族農民也開始‘下海’打工掙錢了。”青藏鐵路通車為普瓊“下海”打工提供了便捷。“去年,我跳藏舞掙了8000元,今年上半年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34歲的藏族農民普瓊如數(shù)家珍地道出自己在外打工的經歷,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而兩年前的普瓊是個整天與青稞地打交道的藏族農民。“那時候,家里五口人全靠三畝青稞地過日子,一年的收入也就千元左右,不到現(xiàn)在一個月的工錢。”說起過去的生活,普瓊頓時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昔日艱辛的勞作仿佛又回到了他眼前。 普瓊說,2005年在日喀則煙草公司的文化扶貧下,我和近百名老鄉(xiāng)從田間勞作中“解放”出來,參加了西藏煙草拉孜農民藝術團,并先后到拉薩、北京、廣州參加了西藏春節(jié)藏歷年電視晚會、全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第八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開幕式等大型文藝活動。“現(xiàn)在,我們也算是西藏的‘農民明星’了,很多賓館飯店也找我們演出。” “這次我們和珠海西藏飯店協(xié)商,他們答應一個月給我1500元工資,而且還包吃包住,報銷來回路費。”普瓊興奮地說,我從來沒有去過珠海,一定要好好表演西藏的舞蹈,為家鄉(xiāng)人爭氣,也給自己掙更多的“票子”。 對于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的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普瓊的想法和理解是,要把家鄉(xiāng)豐富的“堆諧”資源發(fā)揚光大,和鄉(xiāng)親們一同跳“堆諧”致富奔小康,他說:“‘堆諧’是藏族民間歌舞的一種,我們縣五萬多農民都會跳‘堆諧’,我們要跳著自己民族的舞蹈到祖國各地打工掙錢,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