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業內人士分析,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及時出臺上述新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扭轉外商投資連續10個月下降的趨勢,進一步提升外資企業在華發展能力,為中國和世界經濟增添活力。但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國際投資、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世界各國必須聯手打破各種人為壁壘,推動世界投資貿易便利化。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受到經濟危機挑戰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文溥指出,中國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密不可分。 30多年來,中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近66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累計8990億美元;已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投資總額超過1800億美元。當前,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然而,金融危機給全球跨國投資帶來較大沖擊,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據商務部透露,今年1至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264家,實際使用外資48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7.4%和20.4%;上半年中國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24億美元,同比下降51.7%。 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沈丹陽表示,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全球跨國投資明顯下降的影響。由于今年世界經濟走勢還不明朗,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今后幾個月利用外資的形勢總的看不容樂觀。 參加本屆投洽會的馬其頓副總理佩舍夫斯基認為,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近來受到了經濟危機的挑戰,這場經濟危機已影響了各國經濟的前景,并給各國政府提出了一項嚴峻的任務,迫使他們必須尋找各種途徑,減少經濟危機的消極影響,并通過更為有效和負責的方式對經濟進行重組,從而最終消除經濟危機帶來的威脅。
中國對外資依然具有吸引力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本屆投洽會上指出,中國政府將把引進外資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國內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同時積極支持、引導有條件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斷拓展對外投資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鼓勵這些企業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 今年7月,戴爾電腦在中國累計產量達到3000萬臺;第二季度,戴爾在亞洲市場的出貨量第一次超過歐洲。戴爾公司中國客戶服務中心總經理張耀華告訴記者,其中中國市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他說,目前中國市場向好,基本上走出了金融危機最壞的階段,銷售呈現增長趨勢。“中國市場的發展超過了戴爾的預期,我們從沒有經歷過這么快的增速”。 荷蘭經濟大臣范德胡芬在投洽會上指出,目前已有多達1800多家荷蘭公司正在中國開展業務。幾乎所有的荷蘭跨國公司都已經投資中國。中國為全球范圍的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機會。荷蘭人已經進入了中國商業生活當中。 雖然今年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狀況不妙,但沈丹陽表示,“我們對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勢,特別是從中長期來看,仍然充滿信心。” 沈丹陽說,首先,當前中國政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其次,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商機無限。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擴大內需政策的貫徹實施,將會給外商投資提供更多、更新的商機和發展空間。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擴大開放、鼓勵吸收外資的基本政策沒有改變。 據沈丹陽透露,目前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穩定外資的新政策。在營造穩定透明的政策環境、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規范高效的行政環境,在優化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在完善外商投資企業境內上市的相關政策,以及引導外資通過并購參與國內產業改組改造等很多方面都將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總之,我們對中國利用外資的發展趨勢是完全有信心的。”沈丹陽說。
世界聯手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 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增幅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成為世界上最早呈現復蘇跡象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與此同時,歐盟統計局8月份公布數據顯示,歐元區16國今年6月份工業訂單環比上漲3.1%,為19個月來最大環比漲幅;美國今年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1.0%,與上個月發布的初步數據持平,好于經濟學家先前預期的下降1.5%。 相關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世界制造業基地和新興的投資大國,中國經濟的率先復蘇,不僅可直接為各國注入抵御危機的經濟動力,更可為世界經濟擺脫金融危機“陰霾”增添信心。 “當然,前提是世界投資、貿易實現便利化發展,經濟伙伴之間互相不人為制造麻煩。”李文溥教授說。 近期以來,由于西方各國經濟的不景氣,各種保護主義聲調不絕于耳。在貿易、投資領域,針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不合理限制仍然頻繁出現。例如最近發生的中美輪胎特保案就令兩國相關業者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 針對當前形勢下的世界經濟,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8日上午在廈門出席2009國際投資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
攜手促進世界經濟走向復蘇。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話與協調,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構筑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 第二,
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投資保護主義。要以更加理性的思維和更富全局性的眼光,共同抑制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保障國際市場的開放性。中國堅定支持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早日達成平衡的結果,建立公平、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 第三,
積極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各國應努力消除貿易投資障礙,為企業互利合作創造更加公平、開放的環境,共同推動全球貿易投資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