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直播_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不卡_国产女人夜夜春夜夜爽免费看

大部分中國人積蓄過少難以養老
2012-03-01   作者:李迅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屬全球最高之一,但講到中國的高儲蓄率,很多人通常會以為由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老百姓增加儲蓄主要是為了養老。中國的高儲蓄率甚至為發達國家所詬病,因為中國多儲蓄少消費,導致發達國家貿易赤字。但事實并非如此。中國大部分人儲蓄過少,通過儲蓄來養老根本無法實現。
  中國國民儲蓄率的上升,在1994年之后,主要是政府和企業儲蓄比重不斷提高,而居民儲蓄占GDP的比重,則一直在20%左右徘徊。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導致城鄉居民中金融儲蓄和實物儲蓄總額的很大一部分屬于少部分人。
  截至2011年底,中國央行公布的個人存款(包括儲蓄存款、保證金存款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35.8萬億。而根據對2008年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結構的分析結論,占總人口4.57%的群體擁有37.5%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保守判斷5%的儲戶占有銀行個人儲蓄總額的40%,則剩下的21.5萬億余額如果被13億人均分,人均儲蓄額就少得可憐。因此,如果對舉世公認的高儲蓄率國家的收入和儲蓄結構進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大部分中國人,無論是收入還是積蓄都難以承受未來為自己養老的負擔。而中國目前的養老體系中所謂的三大支柱幾乎沒有個人支柱的養老保險,農村的所謂“新農保”規模只有500多億,僅覆蓋1億多農民,且規模還是杯水車薪。
  對此,不妨比較一下美國有關儲蓄率和養老金方面的數據。美國的超低個人儲蓄率一直受到大家指責,認為是消費過度。但如果對美國個人儲蓄率與美國的經濟景氣度做相關分析,會發現個人儲蓄率與經濟景氣度逆相關。如美國2000年之后隨著經濟的增長,個人儲蓄率大幅下降,在次貸危機之前跌至負值;而次貸危機之后,個人儲蓄率又開始上升,這說明個人行為還是理性的。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個人儲蓄率的變化并沒有對其未來養老產生多大影響,因為美國的養老金體系非常健全,美國僅個人退休賬戶(IRA)的規模就達到4.9萬億美元,折合31萬億人民幣,但美國的人口不足中國的四分之一。因此,從養老的角度看,美國個人儲蓄率要遠高于中國。
  如果再比較一下中美兩國的政府與企業層面為個人提供的養老保障,則差距更大。首先,中國養老金的構成存在嚴重缺陷,即接近90%的養老金靠政府提供,而商業保險及企業年金等占比很少。而美國養老金來源主要是靠企業(雇主設立養老金),其總資產是政府養老金的5倍。目前中國養老金的累積額僅3萬多億人民幣,占GDP的比重不足7%,而美國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個層面養老金相加的總資產超過18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超過120%。因此,中國眼下無論是居民儲蓄還是政府和企業提供的養老金,其規模都不足以為未來老齡人口提供養老保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招商證券:大盤震蕩有利于積蓄做多動能 2011-11-16
· 把保險當理財強推 光大釣兩老人150萬積蓄 2011-08-18
· 高房價之痛:一套房子透支幾代人積蓄 2009-09-04
· 銀發族新時尚:樂花積蓄買“桃源” 2007-06-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长丰县| 五峰| 鹰潭市| 和硕县| 阿坝| 达州市| 雷州市| 博爱县| 乌苏市| 芦溪县| 上蔡县| 合肥市| 定兴县| 满城县| 阿坝县| 丰宁| 固安县| 绥中县| 太康县| 郎溪县| 泸水县| 临泽县| 淮南市| 邵阳县| 海兴县| 南投市| 贞丰县| 张家口市| 孟连| 长乐市| 苏尼特右旗| 成武县| 连州市| 外汇| 马尔康县| 克拉玛依市| 阿拉善左旗| 通化市| 长寿区|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