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振順 中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
陽春三月,應德國總統高克和總理默克爾的共同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除首都柏林外,3月29日,習主席還將到訪德國經濟重鎮——北威州。在州府杜塞爾多夫,習主席將會見州長克拉夫特女士,參觀位于歐亞大通道“渝新歐”鐵路最西端的杜伊斯堡港口和集裝箱碼頭,會見中德經濟界代表,并出席由北威州政府和中國商務部舉辦的大型晚宴。這是2005年以來,北威州再度迎來中國國家主席到訪,將對北威州對華關系發展產生重要意義。
北威州位于德國西部,面積34088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萬,擁有30個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是全德人口最多、城市最密集的聯邦州。其著名的魯爾老工業區在德國近代工業化歷史上曾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30年來,該州成功調整產業結構,完成向現代化工業、研究和服務性區域的轉型,打造了全歐洲最發達的產學研一體化研發網絡,機械制造、汽車、化工、醫療、能源、環保、物流和會展業世界領先,擁有拜耳、蒂森-克虜伯、贏創、E.on能源、漢高、貝塔斯曼、麥德龍等知名企業,全州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德的五分之一,經濟實力及進出口總量遙遙領先于其他聯邦州。
北威州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早在1617年,來自科隆的傳教士和科學家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就曾來到中國,開創中歐和中德文化交流之先河。上世紀80年代,北威州與江蘇、山西和四川三省建立了友好省州關系,雙方高層領導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機制。州內23個城市與中國有關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杜塞爾多夫市已連續10年為當地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舉辦春節招待會,連續3年舉辦聲勢浩大的“中國節”,增近兩國人民間的友誼。科隆與北京結好迄今已26年,兩市在文化、環保、教育等領域積極開展密切合作,友好關系不斷深化。2012年,該市在科隆大教堂前舉辦了北威州首屆“中國節”。
北威州是中德經貿關系的領跑者,雙方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擴大共同利益交融,秉持“互利雙贏”的精神,投資正從“單行道”轉為“雙向道”,合作結構不斷優化。截至目前,中國已超過法國成為北威州第二大國際貿易伙伴,僅次于荷蘭。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300億歐元,占中德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北威州憑借歐洲中心的區位優勢、巨大的區域銷售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超過800家中企落戶,其中包括中國五礦、華為、三一重工、徐工、中國銀行等著名企業。隨著國航北京—杜塞爾多夫直航、從重慶直通杜伊斯堡的“渝新歐”鐵路的開通,北威州對華經貿聯系進一步密切。2010年成立的北威州中資企業協會富有活力,在促進中德雙方企業間聯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次習近平主席再次選擇北威州作為訪德的重要一站,凸顯了中國政府對北威州的重視及該州在中德經貿合作關系中的重要地位。不久,中國將在杜塞爾多夫設立在德國第四家總領事館,可以說是形勢使然,水到渠成。我相信,習主席的到訪將為中德雙邊關系發展揭開嶄新的篇章,也將為中國與北威州的友好關系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