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日前公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通過明確相關要求,鼓勵銀行降低系統性風險,提高自救能力,防范“大而不能倒”風險。
去年1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為平穩啟動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評估與后續監管工作,兩部門擬出臺附加監管規定,建立附加資本、附加杠桿率、流動性、大額風險暴露等附加監管指標體系,明確審慎監管要求等,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見稿還明確了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又被稱為金融機構的“生前遺囑”,是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的一項重要工具。
人民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在制定計劃時,系統重要性銀行要全面梳理重要實體、關鍵業務和自救資源,增加總損失吸收能力的要求,保障機構擁有充足的自救資源。通過恢復與處置計劃的制定和審查,系統重要性銀行要全面梳理風險領域和薄弱環節,提高透明度、降低復雜性,提高自救能力,防范“大而不能倒”風險。
![]() |
記者在全國多地農業主產區采訪發現,今年各地農民從事春季農業生產特別是以水稻、春玉米為代表的糧食作物的種植積極性有所增加。
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長投”)牢記國企使命擔當,緊緊圍繞《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依托旗下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等平臺,助推鄉村數字化轉型,搶占數字鄉村制高點,為湖北鄉村振興開啟新局面、增添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